今年起增设29种本科新专业——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战略急需的快速响应

发布时间2025-07-10   字体大小T|T

  下一步,教育部还将继续推进专业的优化调整工作■◆◆■■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说,要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小逻辑服从服务高质量发展大逻辑,推动高校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;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,进一步完善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,支持高校对现有专业更新迭代、升级改造★◆★。教育部将研制发布急需领域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◆◆★★◆,引导高校加快布局建设具有适应性、引领性的新专业。

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,教育部已正式确立本科专业目录年度更新发布机制,主要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响应国家战略、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★■。

  具体来说,本次新增专业点1839个,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◆■◆◆。同时,高校撤销专业点1428个■■★■■、停招2220个■★◆。撤销、停招专业点数大幅超过增设专业点数★■◆◆,专业结构不断优化,高等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。

 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,教育部以“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★◆★★”建设为引领,推动专业交叉融合再出新。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,增设了区域国别学◆★◆■★■、碳中和科学与工程、海洋科学与技术、健康与医疗保障等专业;面向科技发展前沿,增设了智能分子工程、医疗器械与装备工程、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;主动适应市场需求,增设了国际邮轮管理、航空运动、药物经济与管理等专业;聚焦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,增设人工智能教育◆◆◆、智能视听工程、数字戏剧等专业■■■★。

  根据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》,高校专业备案或审批工作每年集中进行一次★■★★★◆,一般在7月启动。近年来,教育部不断优化专业设置管理,分类细化了高校申报增设专业的工作机制。针对一般专业实行预申报制度★■,有效避免一哄而上◆★■、盲目追逐热点设专业◆■◆■。而针对区域发展急需专业,则在集中申报时予以支持◆◆★★。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预申报的专业,如属于各省(区、市)产业发展急需专业,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,高校仍可申报。在2024年度申报工作中,超三分之二的专业是2023年预申报的,另外三分之一的专业未作预申报,但在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提交专业急需说明后,依然完成了专业申报。

  记者注意到◆◆★■■★,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■★◆◆◆★。上述负责人表示,对于中央最新部署、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,教育部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“绿色通道”★◆,突破集中申报时间限制,主动指导有条件◆★◆■、有基础的高校积极论证、筹设相关专业■■■,集中资源和力量进行优先布局★★◆■■。★■★■■“比如去年9月,在集中申报期之后,我们主动服务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★◆★,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论证,超常增设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。★★◆■◆◆”该负责人说。

  4月23日,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,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已于近日公布■★■■◆◆,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(2025年)》也同步更新发布,今年增列29种新专业。新目录包含93个专业类、845种专业★■◆◆,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对国家战略急需和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响应。